作为又一部现象级电影,相信最近不少人都被《疯狂动物城》刷屏了。
作为一部直接映射现实社会甚至是政治上的种族歧视与偏见现象,但又同时无比政治正确地再一次宣扬了一次美国梦的《疯狂动物城》,迪士尼这次的出品似乎要比之前的《超能陆战队》,《冰雪奇缘》都更值得回票价一些。
但我想,很多人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是,《疯狂动物城》给我们呈现的Zootopia,像极了我们现实面对的社会;而兔子朱迪,也像极了我们自己,或者说,曾经的自己。
当初我们背着行囊,离开家乡奔赴大城市的时候,都像兔子朱迪一样,坚信自己即将进入的世界充满无限的可能性,它一定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美好一些。就连狭小的出租屋,灰白的墙壁,摇晃的床以及嘈杂的邻居都被自己解读出一点励志的味道。
然后,进城以后,我们慢慢发现,原来这个世界真的很大,无所不包。我们每天都跟狮子老虎豺狼虎豹打照面,我们会遇到傲慢与偏见的警察野牛局长,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狮子市长,还有最最可恨的,那些披着羊皮的狼。
而自己只是一个仅有一腔热血的草食动物,我们本以为这个世界会因为自己的存在而变得更美好,而事实的真相是,我们不过是这座城里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渺小存在。
幸运的是,兔子朱迪身边有一个忠诚的狐狸尼克,跟她一起华丽地冒险,并最终一起建设美丽新世界。然而,你懂的,北京遇不见西雅图,也不是每一个程又青,都会拥有一个李大仁。每一个人都为了应付自己的生活而焦头烂额,前面的路,注定是越走越孤独。
认清现实之后,有人选择了像狐狸尼克一样,隐藏起真实的自己,戴上面具按照别人的设定“巧妙“地活着;有人像朱迪的父母一样,回到兔窝镇,每天努力耕种红萝卜,现世安稳,年华无伤;也有的人将自己转变成虚伪的狮子,傲慢偏见的野牛,披着单纯的羊皮但是狼子野心的羊咩咩。
当然,有人放弃,也就有人默默坚持。
然后,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这些飘在城市里的草食女或曾经的草食女,买了一张电影票,捧着爆米花,坐在大屏幕前,听别人给自己描绘了一个乌托邦:
在这个乌托邦里,只要你有这不灭的理想,未来将会有无限的可能,世界将会因为你的存在而变得更美好!
一个半小时后,这些人怀揣着一些小情绪,各自散场离开,回到现实世界。
吕克贝松说:电影不是什么济世良药,它只是一片阿司匹林。作为安慰剂,《疯狂动物城》确实起了一定程度的止痛作用,我想,这也就是影片成功的原因。
PS: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现实世界里,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回报,更何况,很多时候,我们的努力,都不过是自以为很努力而已。
生活如此残忍,所以我很认同一句话: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所以,对我而言,那些没有变成电影里的英雄,但依然在默默坚持的现实版“朱迪“,其实更加值得赞颂。
那个,会是你吗?
PPS:
欢迎扫码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大白小笼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