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第一个故事,所以写长一点。
.
她和他,相识十年,异地六年而分手。一个在日本,一个即将去美国。在临行之前,她想着以前的约定和承诺,到日本去找他。
.
两人相遇,像陌生人一样打招呼,沉默间,情绪暗涌。走出门,说起跳跳糖理论:只要心跳和跳跳糖的频率一致,身边的人就是真爱。这个理论看起来很傻,大概是十年前,少男少女说的情话吧。所以他说:现在还有人吃这个么?时过境迁,过去说过的情话,如今看来只是傻话。
.
她读他的信,回忆他们的过去,她在他面前不停地说:我的前男友,我的前男友。她实际想说的不过是:“我记得你说的每一句话,我来这里,一切都是因为你,为了你。”无望的感情,却还是想要亲眼看见,亲口说出。她努力爬上山顶,那是他们一起约定的,她大声喊出:“我很好,你好吗?”那是对往事的感谢。
.
体贴的日本老爷老太太,帮忙安排了他们再次见面,年轻真好,还可以失恋。他一直欠着她的承诺,要亲手为她做寿司。她坐着,期待着,他拿上来的,却只有一块饭团。他是这么说的:学寿司要学八年,我才学了六年,才学到这里。很多人不理解,觉得不合逻辑,哪里要学那么久?我觉得电影不能从逻辑去理解,这里要表达其实是一种遗憾,还有珍惜。
.
为什么说是遗憾和珍惜?他承诺过很多,比如我们以后在一起要如何如何,可是最终都没有实现。他承诺,他要给她做寿司,最后却只有饭团。也许是阴差阳错,也许是能力不济,他给她的只有半成品,带着遗憾。但是她还是庄重地按照他说的方法,翻转放平,沾不存在的酱汁,完成整个流程,像一个仪式。不管你给我的,是完整的幸福,还是残缺的快乐,我都会安放在心,好好珍惜。
.
我珍惜的不是那个饭团,是我们共同的记忆,是你的心意,和梦想。就算从此天各一方,依然永留心间,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寿司。
------------
简短说说其他的故事:
第二个故事,这是一个丢孩子的故事。
.
我觉得这个故事,说的是人在那种陌生环境中的迷茫,大人和孩子的不同。孩子是很有安全感的,即使语言不能沟通,他们仍然充满爱和希望,可以信任可以互相帮助。但大人是很恐惧的,夫妇在路上遇到很多人都是善良的,想要提供帮助,却因为语言不通,和他们对人性的不信任,把对方当作了坏人。
.
人们常说可以在旅行中寻找自我,因为这时候没人认识我们,人可以更大胆,更自由,更加自由释放自己。他们在城市里寻找,奔跑,其实寻找的是自己。最后,他们找回了孩子,那他们找回了自己吗?我希望是。
---------------
第三个故事,说的是假结婚,当两个人开始产生感情的时候,却走到生命的尽头。
.
我觉得这个故事,说的虽然是假结婚,实质上就是婚姻本身。很多人结婚是因为寂寞在一起的,并不是因为爱情。他们会在外人面前说,我们如何如何,会秀恩爱,就像他们对签证官说的那些谎话,很多人在外人面前,都是骗子。他们说的夫妻平日做的那些事,其实他们从来没有做过。
.
后来他们为什么有感情了?那是因为她去忏悔的时候,神父建议说:那你为什么不亲自去尝试这些事呢?所以,他们开始尝试去做自己撒谎编造过的那些事。他们开始真的一起旅行,一起吃早餐、看电影。两个人的感情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两个人必须共同去做一些事,经历一些事,那些不可替代的记忆,仅仅属于彼此。
.
最后她的生命结束了,他带走了她喜欢的那只狗,和当时和她在一起的时候一样,去飙车。这时候,虽然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想到那段过去还是会微微一笑。这记忆,只属于彼此,心照不宣。
----------------
第四个故事,说的是疗伤。
.
那是一个常年不见光的小镇,其实是我们封闭的心照不进阳光。就像那首歌唱的:
为什么太阳依旧升起,
为什么海浪依旧拍打着岩岸,
这难道不是世界末日?
因为你不再爱我。
.
一位老人,少年守寡,等了一辈子,她说:我想看到阳光,可惜已经不可能了。
.
最后是那个理想主义的阳光计划,只为了大家一起出去晒太阳。少女曾说过,我有一个故事,可是我不想在冬天讲。少年给她带来了阳光,他说:春天的时候,就可以告诉我了。现在,就可以告诉我了。
------------------
第五个故事,不得不说确实有点胡编滥造。
.
我的理解是导演想导成百合擦边球,但是故事实在是有点狗血加不合情理,改的有点跳脱。这个故事我只能不看情节,只看画面了,有的画面还是挺美的。这个故事可惜了,导成纯友谊向,两人搭在一起画面也是很美的。
.
大多数情侣情人节去看电影,都盼着一个大团圆结局,弱智就弱智了,至少要看着开心,可这个故事实在不符合大家的预期,这也是很多情侣看完火大的原因吧,这不是期望中的情人节电影。整部电影,负面迷茫的东西偏多,在最后一段达到极致,不符合勇敢爱的宣传,难免给人受欺骗的感觉。
.
电影整体不是太满意,不过里面有些段落我还是喜欢的。感兴趣的还是可以去看,几个小故事,也许有你喜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