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抱着很平静的态度去看的,知道好看,不过也没有过高期望,路上买了奶酪包和旺仔,位置很偏,在我那一排的最里面,但是也没有过多情绪的坐下来,边嚼面包边等开场。
但是,刚刚关灯,后排就传来家长训斥孩子弄丢3D眼睛的声音,特别大声,特别坏的情绪,特别严厉的指责,特别强硬地指挥随行的其他家长开手机灯光前前后后找眼镜,朝后看了一眼,暂时忍了。情绪败坏掉之后才留意到场子里好多孩子,以孩子为中心形成的点状声源散布在场子的各个角落,就觉得不开心。
后排的家长终于消停下来,但是朱迪都已经当上警察了后排的手电灯还没有关,我和朋友同时转过去说:“麻烦把手机灯关一下。”关是关了,但是没好气补了一句:“不是还没来的及关吗?(BB啥)”
这里多说几句,就是以前比如说在路上有人违反交规撞了我,我连瞪那人一眼都不敢,别人看我软弱就会反过来指责我“怎么骑的车”,我只会在那人走了之后在心里委屈。但是现在不了,我最近一次在这种事情上为自己感到骄傲就是又被撞了,对方一副大度的样子说“没事,算了,你走吧”之后,本来我都准备骑车走了,听她这么说之后掉头、停车、瞪着那人说:“你撞了我,什么叫我走吧.....”
“如果你面对恶人没有发声,只会让恶势力更嚣张。”——不记得什么片子的台词了。
其实如果有公德心的话,即使是没有来得及关,也会把手机灯对着地而不会对着屏幕的。
之后的五分钟,后排这位家长示威似的刻意开闪光对着屏幕拍了五张照片。
————————————————开始进入正文的分割线——————————————
影片刚开始塑造了一个以当警察为梦想并且非常执着的小兔子形象,对梦想这件事我不置可否,不反对也不狂热,只觉得如果片子的立意是一个弱小者对梦想持之不懈的追求,遇到各种困难都信念坚定地去解决——的话,好像,没有那么吸引。好在后面虽然也有提,但是,没有渲染的那么严重,整体还是落在了“包容、理解、和谐共处”上。
猜剧情小能手再一次在羊副市长首次出场挤着照照片找存在感的时候,就敏锐的觉察到这是大反派,也在尼克狐买冰棍说没有带钱包的时候就猜到这并不只是一个单纯善良的父亲。
————————-——————开始讨论角色了嘿——————————————
朱迪是个很提气的角色,她离开家坐火车到动物城去,刚到公寓,发霉的墙纸、摇晃的床、吵闹的邻居,她却说:太棒了!我就觉得,好吃惊,联想到自己即将在毕业几年后才第一次离开家到外地租房子住,联想到自己在看待这件事情上与朱迪兔完全不同的角度,就觉得很提气。其实,真实的世界是什么呢?你说是这样,我说是那样,实际上不过是换个角度就换个样,不傻不土不幼稚无知就好。
尼克狐是最接近我对自己的培养目标的角色。我不是个乐观的人,也不是个容易开心的人,人生的前25年一直以此为耻。25岁之后,终于厌倦了和自己无休止的斗争,当然也可以说是因为一切抗争都以失败告终,所以最终放弃了抵抗,之后就觉得生活没有想要的那么好,可也没有那么坏,担自己该担的能担的责任,在当下过,为未来活,浮躁的时候就去看看书,保持一点点正义感,无喜无悲就挺好。就像尼克狐,守规矩,也钻空子,很少幻想,比较踏实。
其他的角色还有朱迪老实本分但是很爱她的兔子夫妇、标准的公众人物形象的狮子市长、第一眼完全看不出来是美洲豹的警局前台接待、暴脾气但是正义感责任心都适合当警察的牛警察局长......
特别说一句,我很喜欢装尼克儿子的那只童颜的小狐狸,最近还喜欢朴宝英,都是童颜不老,怎么做到的呢?~
————————————————又要用分割线了————————————————
朱迪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住的地方之后,已经与刚到动物城时完全不同的心情,她开门的那一刻,有一个镜头是公寓灰暗的场景,那是在尼克狐教育了朱迪一番之后,那有个停顿,特别静,片子没有声音,电影院里也没有一丝声音。
我想,是尼克狐对动物城的现实的描述,对梦想的无情击碎,击中了电影院中每个人的心。也包括小朋友们。
在这之后在剧情的空档中留意了一下,场子基本上已经很安静了,连讨论剧情的声音都很少,一部片子吸不吸引人、好不好看,大概这可以作为评价标准之一。
————————————————电影好在哪呢?—————————————
电影好在哪呢?角色和主题前面已经说的差不多了,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场景和人物的自洽。
我喜欢能够自圆其说的故事,尤其是能够在虚构的世界、虚构的人物、虚构的场景下能自圆其说的故事,所以喜欢科幻、喜欢哈利波特,也觉得无论再努力也不可能写出类似哈利波特一样很难找出逻辑谬误的故事了。动物城没有超越这一点,它的架构小得多,背景和人设也简单,但是能创造出这样的故事也已经不错。
想说的有几个地方,朱迪在火车上,第一次展现沙漠、冰川、雨林不同的城市场景,只是感慨细腻,下车之后看到购物广场上的饮品铺子旁边专门用来给长颈鹿送饮料的输送口就觉得:咦,这个细节...嗯...好真实;后来剧情不断在不同体型大小的动物之间切换,尤其是朱迪追小偷,城市中间有道隔开大型动物区和小型动物区的围墙,跨过围墙就进入了微缩版的城市中,所有的东西都小小的,就好像真实版的模拟城市,就少女心爆棚,觉得能出全套的动物城微缩城市道具玩具该多好(最近迷恋微缩小屋,但是晚上卖的道具要么不够精致,要么就贵);还有尼克狐用大冰棍做的爪爪冰棍、给小型动物搬砖;以及那些热衷于回归自然的裸体主义者......
这已经是一个有着完整世界观价值观可以进一步展开很多的故事了。
———————————————台词时间————————————————
1、“谢谢你跟我说这些。”
朱迪和尼克狐追踪到森林狼,在雨林坐缆车,尼克说起自己小时候的遭遇,朱迪说:“谢谢你跟我说这些。”
我是个嘴很笨的人,人生中也有很多回类似于朋友说了心事,我内心也十分抓耳挠腮要说些什么表达我的赞同、安慰等等连自己也不明白究竟是什么但就是溢到嗓子眼儿觉得一定要说些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的时候,最终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也只有在这种时候才厌恶自己怎么这么笨。
其实一句简单的:“谢谢你跟我说这些。”就够了。
2、“没关系,其实,那时的我也不怎么样。”
朱迪辞了警局的工作,回农场卖胡萝卜,小时候欺负她的狐狸跟她道歉,她说:“没关系,其实,那时的我也不怎么样。”
小时候受到的一些伤害,虽然不严重,但是有时候是很难释怀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再经常想起,但是也不再有去整理去反思的必要,那些事就那样在那里,想起来的时候还是十几二十年前的不忿情绪,这样的话,这件事就在自己心里,就永远不可能“过去了”。
当年的自己不成熟,不明白有些事情里也有自己不好的因素在,只懂得责怪别人,长大了够成熟了,却缺了步反思,没意识到自己的那些事情中充当的也不是什么好的角色。
能说出“那时的我也不怎么样”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和解。
————————————————一些题外话————————————————
看完电影去吃必胜客,是我第一次吃必胜客。
上大学的时候,觉得必胜客就好像是最贵所以一定也是最好吃的食物,但是那个时候主要限于自己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一直没有去过,毕竟一个月700元的生活费还总想省出来一点for the rainy days。
后来就好像有了更多其他好吃的东西,也还是想吃pizza hut,但是每次都有另外更多其他的选择。
pizza并不十分好吃,酸,只有饼的底部一薄层很焦的地方还不错,焗饭的牛肉和土豆火候很好,茄汁味道也好,但是饭十分败笔。
就觉得蛮有意思,想了这么久的一种食物,也就还好。
又了结一桩心事。
Try everything。
(温馨提示:芝士吃多了容易胀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