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家伙”是我看过的最文艺的谍战片,也是最具话剧表演形式的谍战片,大段大段的对白和内心独白,舞台剧式的表演,让人不觉得是在看电视剧。但也是这种表现方式让很多观众不适应,还有一些晦涩的台词是编剧想要表达的本剧的精神和思想,不是一下子就能看懂和理解。
兰晓龙的兵团线都看完后才看的“好家伙”,其实好家伙在时间线上在兵团线之前,如果按时间顺序排我觉得是“好线团兵”吧。看之前特意百度了结局,仍不知道时光是死是生。于是带着这种不确定看完了全剧,如果时光也死了,李晨在“兵团线好”就死了三部啦,兰晓龙和他什么仇什么怨╮(﹀_﹀)╭
我觉得这部剧里,时光比芦焱更有看头,李晨的表演也更有张力和感染力。可能这样一个张扬骄傲的地下王国的太子爷从对屠先生唯命是从、甘心奉献一生,到信念动摇,不知道为何而生、为何而死的心路历程更让人心疼吧。
我以为时光的结局逃不过一个“死”,当他亲手杀了青山的时候。
青山和时光的对手戏挺有意思,青山这个共党的头号种子人物,这个慈祥又啰嗦的老头子,给了时光二十多年来没有感受过的亲情:口口声声叫他“孩子”,叫他“时光小朋友”,给他买早餐,叮嘱他换下湿衣服别着凉,关心他戴着假肢的断腿疼不疼、累不累,告诉他可以放心的靠在他的膝上休息片刻……他的每一分关怀都在时光建起的屏障上凿下一道道缺口。同时,在这些关怀中,还有他不遗余力的被时光嗤之以鼻的国共统一战线“洗脑”说辞。青山和时光,就像普通家庭中慈爱的父亲和叛逆顽劣的孩子,孩子因为父亲的关心和管教而愤怒抓狂,父亲因为孩子的讥讽和冷淡仍保持耐心谆谆教导。时光甚至想逃避,他内心一定感到了不安,这是他从贫民窟走向暗流太子爷的二十多年来没有感受过的温暖,这温暖会融化他的冷酷,他觉察了“危险”所以本能的拒绝。
可是他真的想要体会一下父爱是什么吧。当他在西北大沙锅纵横四年又回到上海后,四年来第一次接到屠先生的电话,我猜那一刻电话里屠先生克制而严肃的声音仍然触动了他心底最脆弱的部分,否则时光怎么会握着话筒就哭了呢。他被青山搞的焦头烂额,他有一些迷茫和疑问,他需要先生指点迷津,只要是先生说的他就信、就去做,义无反顾,先生就是他的神他的信念。
但是时光又在不知不觉接受着青山的关心,甚至不自觉的反馈回去。他让九宫找医生给青山治伤,但是九宫说先生不允,让青山等死吧。有那么一瞬间,时光不忍心,但是他说服自己,先生是对的。他吃着青山买的早餐点心,却被手下人看见,然后言不由衷的说着“真难吃”再丢给别人。他和青山说,你死以后我可以照顾你的儿子一家衣食无忧平平安安,虽然青山把他骂了一顿让他不要学屠先生去控制他人的人生,但还是说了句“我心甚慰”,因为他发现时光有那么一刻也想到了人世常情。
这一天是青山的死期,时光要亲手杀了青山,这是先生的命令,不可违抗。可是青山在城里转悠了一天,时光就跟了一天,放过无数个动手的机会。最后在一个咖啡店,青山悠哉悠哉的看着报纸喝着咖啡,时光仍然在等。也许他在等先生改变命令的电报,也许他在等一个最佳的动手机会。九宫都急了,劝他快点动手吧,因为先生没有再发来电报,没有催促,也没有改变的意思。时光知道,漫长的一天,先生已经震怒,他不催不代表他有耐心,他在等时光事成后的汇报……以及请罪。
青山看到时光走到面前,笑容中带一点宠溺和埋怨:孩子你怎么让我等这么久。我想,青山知道时光迟迟不动手不是为了任务谨小慎微力求完美,时光犹豫了多久拖延了多久,青山心里就有多感慨和欣慰,所以青山看着时光的枪口对着自己,却笑得越发慈爱。时光说“你去死吧”,青山平静的回答“我去死了”,就像说了一句“我回来了”似的再平常不过的家常话。
时光闭眼扭过头才开了一枪,这一枪又准又狠,直透椅背。他不敢看青山的平静和慈爱,他不敢看青山眼睛里的充满不忍和迷茫的自己。
青山的尸体被抬进后备箱时,手下人用锤子打断青山的双腿才全都塞进去盖上盖子。时光坐在车里看着手下人抡着锤子一下下的砸着,他要紧紧握住手杖才能控制双手不再发抖,也许这一刻断腿的伤口又疼了起来,也许他想到了青山嘱咐他休息休息的话,也许他又想起青山的质问:本来我们可以让日本人的血染红大地,可我们倒在用中国人的血涂抹天空。
时光说,他应该向一切怀疑的事情开枪。这是先生的教导。但在青山出现后,时光知道了怀疑并想去求解。时光去见先生,说:时光回来了。先生说:时光,是回不来的。是啊,时光流逝,时光怎能倒流?恐怕先生和时光心里都意识到,此时的时光不再是以前的时光了。青山这个种子把“思考”的种子种在了时光的心里。“种子发芽了”。
